2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 快速温变试验箱温度不准怎么校准

快速温变试验箱温度不准怎么校准

2025-10-29 14:16:06
0

快速温变试验箱温度不准会直接影响电子元件、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环境可靠性测试结果,甚至导致测试数据失效,需按规范流程校准,确保符合GB/T 2423.22-2012等标准要求(温度偏差≤±2℃,均匀性≤2℃)。校准核心是通过标准测温设备对比试验箱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,计算误差后调整参数,整个过程需做好准备工作、规范操作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入新误差。

校准前需先准备适配的工具与设备,核心是选择精度更高的标准测温仪器——常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(精度±0.1℃,如PT100型号),搭配多路数据记录仪(采样速率≥1次/分钟,通道数根据试验箱容积选择,通常≥6个),确保能同步采集多个点位的温度数据。辅助工具需适配试验箱的温度范围,如绝缘耐高温导线(耐温需覆盖试验箱测试区间,常见-60℃-200℃)、校准支架(用于固定测温点,避免探头接触箱壁导致传导误差),还需准备温湿度计监测校准环境(避免环境温湿度波动影响校准结果)。

环境与试验箱的预处理也关键,校准环境需满足温度23±5℃、湿度45%-75%,且无阳光直射、气流扰动(如避开空调出风口、风扇),电源电压稳定在220V±10%或380V±10%(根据试验箱供电需求),防止电压波动导致试验箱加热/制冷不稳定。试验箱需空载运行预处理:先清洁内部温度传感器(用无尘布蘸无水乙醇擦拭,去除灰尘、油污),再开机空载升温至常温室温(25℃),稳定2小时以上,让箱内温度均匀,避免初始温差过大影响校准数据。

快速温变试验箱

校准点选择需结合试验箱常用测试范围,通常覆盖低温、常温、高温三个核心区间,比如测试范围-40℃-150℃的试验箱,可选择-40℃、25℃、150℃三个校准点;若日常频繁测试特定温度(如85℃),需额外增加该温度点,确保校准结果贴合实际使用需求。每个校准点需在试验箱达到设定温度后,按温度类型稳定足够时间——低温点(如-40℃)稳定4小时,高温点(如150℃)稳定3小时,常温点(25℃)稳定2小时,让箱内温度完全平衡,再开始数据采集。

具体操作时,先按试验箱工作室容积均匀布置测温点:容积≤100L时布5个点(中轴1个,四周各1个,每个点距箱壁、箱门、风道≥1/10工作室尺寸);容积>100L时布9个点(3×3矩阵,含中轴与8个角落),用校准支架固定标准铂电阻温度计,确保探头处于测温点中间,不接触任何物体,减少传导误差。接着启动数据记录仪,设置5分钟/次的采样间隔,每个校准点连续采集12次数据(共60分钟),同时同步记录试验箱控制面板的显示温度,每次采样时需核对标准设备读数与试验箱显示值,避免漏记。

数据采集完成后计算误差与判断合格性:每个校准点的误差=试验箱显示温度均值-标准设备测量温度均值,若误差值≤2℃且温度均匀性(所有测温点高值与低值差值)≤2℃,则该点校准合格;若误差超范围(如150℃点误差+3.5℃)或均匀性不达标,需进一步排查原因。若仅为温度显示偏差,可通过试验箱控制器的“温度修正”功能调整——比如误差为-0.8℃时,在控制器中输入“+0.8℃”的修正值,调整后需重新在该点采集数据,确认误差降至合格范围;若均匀性不达标,需检查风道是否堵塞、加热管/制冷系统是否故障(如加热管局部损坏导致温度分布不均),修复后再重新校准。

校准完成后需做好记录与验证,整理每个校准点的标准温度值、试验箱显示值、误差、均匀性数据,形成校准报告,注明校准日期、设备型号、标准仪器信息。建议每6个月定期校准一次,若试验箱频繁用于高温、低温上限测试,或出现碰撞、故障维修后,需缩短校准周期(如3个月),确保温度精度长期稳定,避免因温度不准影响产品测试结果。


标签

快速温变试验箱

相关新闻

© 2025 深圳市斯柯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icon icon

电话咨询

0755-29985154

icon icon

微信咨询

qrcode
icon icon

在线留言

icon icon

TOP